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田园康养应运而生,人们不再只是单纯的满足旅游,而是将农业与康养相结合,实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下面麻城古孝感乡都景区就详细介绍下田园康养是未来趋势的原因。
一、简单农业向高能农业的转变
康养理念与农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1+1=2,若将康养和农业互为圆心和半径,创造出的产业能级将实现指数级提升,达到中国农业的4.0版(小农经济为1.0版,机械化农业为2.0版,精准农业为3.0版)。
二、体力农业向智本农业的转变
“智本农业”是指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,通过引入现代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,将云计算、传感网、3s现代信息技术、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,以及农业、营销、文化、旅游等多领域专家的智慧与知识,集成应用于农业产业链上的生产、加工、营销等各个环节,逐步向“数字农业”发展。与传统农业相比,劳动力成本占比下降,智慧和资本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。
三、单主体农业向多主体农业转变
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主体是农民,农民的收入也主要来自于农产品。而康养农业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,除传统农民外,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有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深度参与。农民的收入不仅源于农产品,还通过农产品加工以及消费者服务等,这样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。
四、温饱农业向健康农业的转变
康养农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,是消费者满足了温饱到安全的需求之后,对农产品提出的新要求。健康农业不仅要求健康的生产理念、健康的产出地、健康的生产方式、健康的生产过程,还要求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健康的消费方式。
五、纯粹农业向养生农业转变
传统的农业仅仅是农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而养生农业则强调依托农业,享受田园生活。它以田园为生活空间,以农作、农事、农活为生活内容,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,是回归自然、享受生命、修身养性、度假休闲、健康身体、治疗疾病、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。将田园生活作为休闲度假,可以“静养”;作为农耕体验,可以“动”养;作为文化熏陶,还可以“和”养,体验“与世无争、自给自足”是农业文化精髓。
古孝感乡都景区核心项目“孝感乡生态庄园复合型乡村振兴旅游项目”是经过发改委审批的麻城市乡村振兴项目,整体定位大别山文化体验地,主要分为移民文化体验区、精耕农业示范区、研学自然教育区、双养度假区、民宿体验区、体育休闲娱乐区,旨在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融入文旅业态,完善并突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。目前开放工程招商,主要针对的是对指定项目有投资意向的客商,欢迎有意向的客商电话联系:18107138871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